前言:说到爆炸,从字面意义上都能明白是一种很危险的动作,也会联想到一些场景,例如:车辆行驶中轮胎的爆炸、鞭炮的点燃发出的声音、电线短路的打火、打火机的爆炸、、、等等,这着都是比较常见的场景,还有一些更加危险的,例如:煤气管爆炸、油罐车爆炸、化工厂爆炸、、、等等,总体上说,爆炸就是能量在一定的局限范围内的急剧释放。有些爆炸是加以利用得到受益的,有些是我们想尽办法避儿远之,需要放置的,市场上也有很多的防爆产品,如防爆配电箱;防爆控制箱;防爆接线箱;防爆风机;防爆灯具等,作为在防爆电气行业从事多年的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一一讲解。
今天我们要说的是“爆炸性环境”很多人有可能一时间就反应不过来了,爆炸性环境顾名思义是一种危险的场所,一旦发生会危害到我们的财产及人身安全。例如煤矿、化工厂、炼油厂、油漆厂、加油站、粉末厂等所处的环境都是“爆炸性环境”。
细化来说“爆炸性环境”可分为“爆炸性气体环境”和“爆炸性粉尘场所”,“爆炸性气体环境”又分为I类环境和II类环境,I类是值煤矿井下的环境,II类是指除煤矿井下以外的其他环境。可能有人会问:为什么单独把煤矿井下单独列为I类环境呢?因为煤矿井下环境的特殊的环境,和发生爆炸的危害性比较大。那么有人会问:I类是不是要大于II类呢?其实这个也不见得,I类和II类是两种不同的环境,没有谁高谁低之分,II类也不一定比I类安全,近些年发生的很多大事故也有不少II类爆炸环境,如:某某港口爆炸、某某化工厂爆炸、某某加油站爆炸等。
II类环境又可为0区、1区、2区。所有0区是指:爆炸性气体“连续”出现,或者“长时间”存在的场所。1区是指:在正常情况下,“可能”会出现爆炸性气体的场所。2区是指:在正常情况下,“不可能”出现爆炸性气体,如果出现也是“偶尔”发生并且是“短时间”存在场所。综上所述,我们知道了0区最危险,1区比2区危险,2区相对安全。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在上文中用双引号标注的关键词语了,其实记住上面的关键词语我们就很好理解好记忆了,0区是:“连续”“长时间”;1区是“可能”;2区是“不可能”“偶尔”
下面简要说下“爆炸性粉尘环境”,说完爆炸性气体环境,那么粉尘环境就更好理解了,那就是一起存在如飞絮、粉末等可燃的细小颗粒物的环境。有人可能有会问:爆炸性气体环境是不是比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?其实这个问题又回到了上面说的I类和II类的区别了,其实在以前老的国家标准中,粉尘环境属于III类环境,那么他们之间就没有谁高谁低,是不同的场所而已,近年来也有不少粉尘环境爆炸的大事故,如:某某汽车轮毂抛光车间爆炸等。“爆炸性粉尘环境”按区域可分为20区、21区、22区,代表什么意思就不在多说了,和爆炸性气体环境II类的0区、1区、2区的意思是一样的